
投资是集中更好,还是分散更好,这向来是一个各方投资理念激烈交锋的话题。理财笔记专栏此前也曾经用正面论述,讲故事等多个视角探讨这个话题。既然这是理念的交锋,今天我们不妨再换一个视角聚赢盘,引入一场虚拟的辩论赛,让正反双方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自由辩论吧。
(场景切换:一间明亮的演播室,一张长条桌隔开正反辩论双方,气氛紧张)
集中派(正方): (身体前倾,目光如炬)别再念叨「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」那句老话了。请问,如果给你一个用钛合金打造、内置GPS、带恒温系统的篮子,你为什么还要去选那些一碰就碎的竹篮?
分散派(反方): (双臂环抱,姿态沉稳)比喻很动人。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,能瞬间把你的「钛合金篮子」捏成废铁。我们不信赖任何单一的篮子,我们信赖的是概率和系统。你的篮子再好,也只是一个点,而我们构建的是一个面。
集中派(正方):「面」?恕我直言,那是一个平庸到极致的「面」!分散投资的本质,不就是用组合里少数表现好的资产,去补贴多数表现差的资产吗?最后得到一个不好不坏的平庸结果。这不叫投资,这叫「内耗」!
分散派(反方):我们追求的是穿越周期的长期复利,而不是心电图一样的高波动。你只看到集中可能带来的高收益,却选择性忽视了它可能带来的永久性资本损失。收益率腰斩,需要100%的涨幅才能回本。这个数学题,值得所有投资者算一算。
集中派(正方):(设下圈套)我明白了,你的核心是追求极致的分散以求安全。那么请问,最安全的方式,是不是买下市场上所有的公司股票,构建一个完全的指数?
分散派(反方):(洞悉意图,从容反击)对方辩友又在用极端假设来混淆视听了。我们讲的分散,是基于深度研究的「优质分散」,是构建一个风险收益特征不同、相关性低的优质资产组合。就像营养均衡的一餐,而不是把整个菜市场都吞下去。
集中派(正方):(迅速追击)非常好,「优质资产组合」!那么在你这个「优质」组合里,你必然对某些资产的信心超过另一些,对吗?你信心更足的资产,配置的权重是不是应该更高?
分散派(反方):我们会根据资产的风险预算和预期收益进行动态权重配置……聚赢盘
集中派(正方):(打断,一针见血)看!「权重配置」!这不就是变相的「集中」吗?你把更多的资金,「集中」在你更看好的少数资产上。你一边高举分散的大旗,一边却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集中的理念。这是否说明,在内心深处,你也认同集中的力量?
分散派(反方):(微笑,从容化解)这恰恰是我们策略的精妙之处。我们是在一个已经分散化、构筑了安全垫的框架内,进行有限的、可控的「优化倾斜」。这叫「戴着镣铐跳舞」,核心是风险可控。而你们,是直接跳下悬崖,并期望在下落过程中长出翅膀。我们的做法叫「风险预算」,你们的做法叫「风险暴露」。
集中派(正方):风险暴露,正是超额收益(α)的来源!不承担非系统性风险,就只能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(β)。你们的策略,最多是随波逐流。而我们,是寻找并驾驭那股能带我们冲向新大陆的洋流!
分散派(反方):可历史告诉我们,更多试图驾驭洋流的船,最终都触礁沉没了。你只看到少数成功者的光环,却忽视了背后大量的「幸存者偏差」。我们的策略,是确保我们的船足够坚固,能够抵御任何风暴,安全抵达每一个港口,哪怕慢一点。投资,首先是一场关于「不沉没」的游戏。
集中派(正方):机会成本也是成本!当你守着一堆不温不火的资产「确保不沉没」时,你已经付出了错失伟大企业的巨大代价。在投资的世界里,最大的风险,就是你为了规避一切风险。
分散派(反方):而我们认为,投资中最大的遗憾,是为了追逐不确定的「伟大」,而失去了本该拥有的「确定」。我们追求的是高质量的、确定性更高的增长路径。请记住,投资比的是谁活得久,而不是谁跑得快。
集中派(正方):我们追求的是资产的质量和浓度。你们追求的是资产的数量和广度。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
分散派(反方):我们坚信,没有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可以永远凌驾于市场的复杂性之上。保持谦卑,与概率为友,才是长赢之道。
(场景切换:让我们再次回到理财笔记)
怎么样,这场虚拟辩论是不是很过瘾?为了让观点更鲜明,我有意让正反双方的立场都显得有些极端。而恰恰是这种极端,才帮助我们看清:任何一种理念走到极致,都可能存在盲区。 因此,这场辩论注定没有绝对的赢家。
集中投资,像一位锐意进取的剑客,追求的是极致的精准和一击制胜的效率,它依赖于投资者超出市场平均水准的认知和判断力。而分散投资,则像一位内力深厚的太极宗师,讲究的是结构稳定和风险对冲,它承认市场和个体的局限性,追求的是系统的相对稳健和长期的生存能力。
其实,这两种理念并非水火不容。在基金投资中,两者往往是相辅相成的。比如,一位基金经理可能会在自己最有信心的核心行业上进行集中配置,同时,在其他领域进行分散布局以平衡风险。
所以,集中还是分散,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,它更像一个「光谱」,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在光谱上的位置。与其纠结于站队,不如打开你的持仓,问自己这几个问题:
1. 我的认知边界:我真的对某只股票、某个行业的理解,超越了市场平均水平吗?这种信心来自深度研究,还是仅仅来自媒体热度?
2. 我的风险承受能力:如果我最重仓的资产下跌50%,我的生活和心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?我能承受这种「钛合金篮子」被捏扁的可能吗?
3. 我的投资目标:我追求的是承担适当风险的长期回报,还是愿意承担高风险以博取短期超额收益?
这些问题的答案,将最终决定你的投资组合,应该更偏向集中聚赢盘,还是更偏向分散。
满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